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绿色发展引领城市新貌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枣庄市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成功将废弃矿山变成了绿洲,生态修复面积已超过万亩,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新的典范。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曾因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许多矿山废弃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伤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枣庄市坚持“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原则,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首先,针对废弃矿山土壤贫瘠、植被难以生长的问题,枣庄市引进了耐旱、耐盐碱的植物品种,如沙柳、沙棘等,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通过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源涵养等措施,逐步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此外,枣庄市还注重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的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矿山公园和生态旅游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经过多年的努力,枣庄市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生态修复面积已超过万亩,矿山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得到加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昔日荒芜的矿山,如今已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绿洲。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以下是枣庄市在生态修复工作中的一些亮点:
1. 科技创新:枣庄市引进了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提高了修复效率和质量。
2. 政策支持: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 社会参与:枣庄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修复,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4. 生态旅游:枣庄市将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5. 持续发展:枣庄市坚持生态修复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为城市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将更多废弃矿山变成绿洲,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枣庄市的成功经验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 • 滕州青年戏剧节圆满落幕,实验话剧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成效显著,非营利性学校占比达85%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承鲁菜文化新篇章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出口订单激增200%,助力乡村振兴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银发,温暖夕阳
- • 滕州西岗镇绿色发展再升级:化肥减量30%,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中非经贸园落户枣庄,20国采购商集中签约矿产深加工项目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枣庄首届国际辣子鸡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台挑战“辣度之王”
- • 市中区“永安火龙”舞进元宇宙,数字非遗吸引百万虚拟观众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天下不再是梦!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共筑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市中区西王庄镇“村晚”连续举办18届,村民自导自演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 • 铁道游击队数字藏品发售:动态NFT再现铁道传奇瞬间
- • 台儿庄运河婚俗:复原明清仪式,水上花轿接亲引围观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助力脱贫,芦花鸡养殖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铁道传奇》:红色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实景还原铁道游击队抗日路线,带你穿越历史烽火
- • 《荀子劝学主题实景剧首演:台儿庄古城打造移动式国学剧场,传承经典文化新风尚》
- • 枣庄民营经济增速领跑鲁南,政策红利激发企业活力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尽享柳琴戏魅力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等你来”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超百项助力产业发展
- • 全国首家“菜煎饼主题餐厅”落户北京,单店日销破万元,引领餐饮新潮流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效显著: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蟠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 • 枣庄红色研学线路发布,10处革命遗址焕发新活力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拼装大赛:千名学生共赴传统技艺挑战之旅
- • 薛城周营镇“智慧大棚”投用,物联网助力高产薄皮辣椒种植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同步课堂新体验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 • 市中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发布,60项实践任务融入课表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农业物流新篇章开启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盛大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覆盖15万亩,溢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20%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枣庄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助力20万农户共致富
- • 滕州扶贫大棚:吸纳5000贫困户,租金+务工双收益助力脱贫致富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魅力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盛大开启: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传承农耕文明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融合型人才培育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 •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吸客50万人次,民宿收入破千万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低息贷款扶持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新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枣庄市全面启动“乡村人才雁阵工程”,三年内引进千名农业博士助力乡村振兴
- • “石榴贷”助力普惠金融扩面,低息贷款惠及3000户脱贫户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挑战西班牙伊比利亚品牌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教育,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承
- • 枣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圆满完成,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双商业体同步开业,繁华盛启!
- •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12道古法烹鱼技艺惊艳亮相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场竞技传统农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