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九成,领跑全省环保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众多城市中,枣庄市凭借其创新举措和高效管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95%,位居全省首位,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长期以来,畜禽养殖一直是枣庄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枣庄市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枣庄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政府通过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养殖户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同时,枣庄市还建立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库,为养殖户提供项目申报、技术指导等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其次,枣庄市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进步。枣庄市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鼓励企业研发新型粪污处理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同时,枣庄市还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枣庄市注重产业链延伸,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升级。枣庄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有机肥、生物燃料、生物饲料等产业,将畜禽粪污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益。目前,枣庄市已建成一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相关产业。
在枣庄市的努力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枣庄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95%,位居全省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枣庄市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链延伸,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益;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进步,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枣庄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美食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创业金奖
- • 滕州菜煎饼百年老店荣登央视,单日销量突破5万份创历史新高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合启动“百企联百村”行动,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主题汉堡首秀上海,年轻食客排队3小时打卡,美食新风尚席卷魔都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枣庄征地补偿标准更新,如何影响三类群体?
- • “校园安全守护升级: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数字哨兵’全覆盖”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强势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枣庄不动产登记实现“智能秒批”,办理时效提速80%,便民利企新篇章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力争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物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文化记忆
- • 市中区咖啡小巷爆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评选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国风热潮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结硕果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为民情怀
- • 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签约,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成功通过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再攀200亿元高峰
- • 枣庄农业对外合作联盟成立,30家企业携手共进,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新局面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带徒直播带货传承匠心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同步亮相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200余项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数字化守护: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幸福新生活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人至深》
- • 山亭区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十年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绿色发展之路再谱新篇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同步课堂新体验
- • 枣庄市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滕州汉画像石馆数字AR导览上线,开启穿越汉代触摸历史的奇幻之旅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助力绿色发展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绽放国家大剧院舞台,童声传唱运河文化之美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军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枣庄国际陆港新开通中欧班列线路,年货运量实现65%的显著增长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舞台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迈向农业现代化新高峰
- • 滕州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峄城南石驴肉非遗技艺惊艳央视,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助力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的诞生”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枣庄市农广校创新举措,打造“田间大学”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 • 枣庄职业学院荣登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暖夕阳,让80岁以上老人共享免费餐食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开设电商直播课程,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 •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慢性病防治,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