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的西岗镇,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火虎舞”而闻名遐迩。近日,这一传统舞蹈艺术形式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春节期间,西岗镇的“火虎舞”巡游活动更是吸引了百万游客的目光,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亮点。
“火虎舞”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当地民间信仰,寓意着驱邪避灾、祈求平安。舞者身着虎皮服饰,手持火把,通过模拟老虎的形态和动作,展现出威猛、勇猛的形象。在舞动过程中,火把的火焰与舞者的热情相互辉映,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氛围。
西岗镇的“火虎舞”之所以能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离不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西岗镇地处鲁南山区,这里的民间艺术深受当地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次,“火虎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舞蹈动作,又有独特的道具运用,如火把、面具等,使得这一舞蹈形式极具观赏性。最后,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信仰和情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春节期间,西岗镇的“火虎舞”巡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巡游队伍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火把,从镇中心广场出发,沿着街道巡游。一路上,鼓乐声声,火光冲天,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看。许多游客表示,这种充满民间特色的舞蹈形式让他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对“火虎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火虎舞”,西岗镇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当地政府加大了对“火虎舞”的保护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比赛等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传承人。另一方面,西岗镇积极推动“火虎舞”的创新发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这一民间舞蹈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火虎舞”已成为西岗镇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代表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而春节期间的巡游活动,也将成为西岗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果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携手社会力量,温暖3000名贫困儿童的心灵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峄城石榴园创新植保技术,无人机助力农药用量减少30%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新增长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枣庄首届国际辣子鸡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辣度之王”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峄城南石驴肉非遗工坊盛大开园,游客沉浸古法卤制技艺体验之旅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能源新变革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滕州农村“暖房酒”习俗规范化,邻里互助建房登上央视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滕州荣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手段,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登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榜单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政府补贴三餐,温暖惠及5000名80岁以上老人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枣庄不动产登记迈入“智能秒批”时代,办理时效提速80%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产业升级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运河支队”后人慷慨捐赠百件抗战文物,助力地方红色档案馆藏丰富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覆盖,点亮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 • 韩国LG新能源配套项目成功落地,年供应电池结构件80万套,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 枣庄农村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孵化直播带货达人超百名,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台儿庄古城焕新颜:明清古码头修复,打造“活态运河文化体验带”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吸客50万人次,民宿收入破千万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山亭冯卯镇石磨豆腐宴荣膺齐鲁名吃,日销量千斤供不应求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石榴红了”音乐节盛大开幕:30万乐迷狂欢,消费额突破3亿元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鲁班文化园盛大开园迎客: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必打卡
- •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台儿庄古城夜游经济再升级:全息投影演绎运河千年变迁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盛况空前,文创产品远销20国助力文化交流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枣庄综保区再创佳绩,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跻身全国十强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扶贫832平台”上线200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年产值剑指500亿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村民扫码轻松办理百项事务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引领文旅新风尚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消费扶贫专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力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滕州汉画像石馆数字AR导览上线,开启穿越汉代触摸历史的奇幻之旅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年交易额激增120%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