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渔民船棺水葬引发社会关注,生态殡葬方案获联合国环境署点赞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殡葬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土葬向生态殡葬转变。在我国山东省台儿庄,一群渔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殡葬方式——船棺水葬,这一做法在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同时,也获得了联合国环境署的高度评价。
船棺水葬,顾名思义,就是将逝者的遗体放入特制的棺木中,然后将其放入河流中。这种殡葬方式源于台儿庄渔民的传统习俗,他们认为水葬能够使逝者灵魂得到安宁,同时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然而,这一做法在现代社会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船棺水葬是对传统殡葬文化的尊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支持者表示,水葬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殡葬。此外,船棺水葬还能促进人们对生死观念的反思,倡导文明、环保的殡葬方式。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船棺水葬有悖于现代殡葬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反对者指出,水葬可能导致遗体腐烂,污染水源,甚至引发疾病传播。此外,水葬过程中可能存在违规操作,如遗体处理不当、环境污染等。
尽管存在争议,但台儿庄渔民坚持船棺水葬的传统习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当地政府积极探索生态殡葬方案。在充分尊重渔民意愿的基础上,政府鼓励渔民采用环保材料制作棺木,并加强对水葬过程的监管,确保水葬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台儿庄渔民的船棺水葬方案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的高度评价。联合国环境署认为,这一方案有助于推动全球殡葬行业向生态殡葬转型,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事实上,生态殡葬已经成为全球殡葬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生态殡葬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各地推广生态殡葬。例如,推广树葬、花葬、骨灰海葬等环保殡葬方式,减少土地资源占用,降低环境污染。
总之,台儿庄渔民船棺水葬引发的争议,反映出生态殡葬在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生态殡葬方案,推动殡葬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 • 枣庄医保“一卡通行”全覆盖:6区市定点机构异地结算无障碍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企业登陆科创板,精密机床轴承技术突破助力打破国际垄断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引资300亿,国际康养小镇项目签约再掀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归雁计划”助力5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筑家乡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助力农产品增值10倍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篇章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 • 台儿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亩均年收益突破5万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微山湖退渔还湖成效显著,生态补偿助力2000渔民转型发展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
- • 峄城碳汇交易试点启动:10万亩石榴园开启“卖空气”增收新篇章
- • 台儿庄湿地生态扶贫区:旅游与养殖双产业助力50个村脱贫致富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再攀高峰:产值突破800亿,智能工厂覆盖率达60%,出口欧美市场增长35%
- • 山亭火樱桃采摘节助力农家乐,农户月均增收万元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篇章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南北剧种同台竞技,共赏戏曲盛宴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突破2000吨
- • 鲁班工匠班落户枣庄:校企携手打造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摇篮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开启“石榴+”主题文旅活动盛宴
- • 滕州墨子攻守棋擂台赛盛大开幕,传统智力游戏引千人围观
- • “梦想教室”落地台儿庄39个村小,北京名校名师远程授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市中区“六月六晒衣节”:老街巷重现晾晒百家布艺,传统文化复兴之路
- • 校园安全升级:“数字哨兵”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全覆盖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佳绩,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枣庄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年孵化带货主播超500人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传承与创新共融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市中区“国庆嘉年华”盛大开幕,夜间文旅消费人气爆棚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 • 山亭火樱桃出口欧美市场订单激增300%,纽约超市单价突破30美元/斤,中国樱桃走向世界舞台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蓬勃发展,32个入驻项目助力千人就业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创新福利
-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畅享便捷智慧之旅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落幕,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传奇再续新篇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面启动:800名脱贫患者免费享受复明手术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成效显著,文明风尚全省推广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启幕,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惊艳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突破200余项
- • 滕州土地托管面积突破80万亩,农户亩均增收6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台儿庄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盛大举行,共铸民族精神丰碑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滕州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匡衡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数字古籍激活经典阅读热潮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人心惠及3.2万人
- • 峄城坛山街道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工程,村村建立普法短视频团队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品牌崛起,年GMV突破10亿大关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