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重拾生活希望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其中,“乡村公益岗”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为特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重拾生活希望。截至目前,枣庄市已通过乡村公益岗安置特困群众1.3万人。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等因素,该地区部分农村群众生活困难,特别是特困群众,面临着就业难、生活无保障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枣庄市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推出了乡村公益岗项目。
乡村公益岗项目主要面向农村特困群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特困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这些岗位主要包括乡村道路维护、环境整治、文化宣传等,既能满足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又能帮助特困群众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据了解,枣庄市乡村公益岗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该项目为特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通过参与乡村公益岗,特困群众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工资,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其次,乡村公益岗项目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特困群众在参与乡村公益岗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还美化了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此外,枣庄市在实施乡村公益岗项目过程中,还注重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特困群众的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同时,枣庄市还建立了健全的考核机制,确保乡村公益岗项目顺利实施。
1.3万特困群众通过乡村公益岗项目实现了就业,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许多特困群众表示,在乡村公益岗的岗位上,他们不仅学到了技能,还结识了许多朋友,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当然,乡村公益岗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特困群众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此外,乡村公益岗项目的资金投入也需要持续加大,以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面对挑战,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乡村公益岗项目。未来,枣庄市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 提高特困群众就业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乡村公益岗项目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特困群众对项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4. 探索多元化就业渠道,拓宽特困群众就业领域。
总之,枣庄市乡村公益岗项目为特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助力他们摆脱贫困,重拾生活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 • 枣庄市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携手助力“百企联百村”行动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助力旅游消费突破1.2亿元
- • 蟠龙河湿地骑行绿道贯通:30公里滨水长廊,亲子骑行免费租车,畅享生态之旅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60亿,深加工产品远销30国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蟠龙河湿地公园骑行攻略:畅游30公里滨水绿道,租车点全覆盖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枣庄新城中央商务区盛大开建:引领金融、总部经济新篇章
- • 台儿庄张山子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助力乡村振兴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显现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照亮贫困村脱贫之路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承鲁菜文化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枣庄综保区再创佳绩,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跻身全国十强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称号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脱贫户变身讲解员、后勤员,月薪3500元,开启新生活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1200张床位,2025年全面投用,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榴花似火”春日摄影大赛盛大启幕,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新活力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之旅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引领潮流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3000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万元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国庆嘉年华盛大开幕,夜间文旅消费人气爆棚
- • 墨子湖科创城签约30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精密机床与新能源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重现古韵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美食魅力席卷全国》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年分红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枣庄造船业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冯卯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台儿庄文旅职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运河非遗保护与开发专业正式设立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探“北方瓷都”千年技艺之谜
- • 《奚仲主题元宇宙游戏震撼上线,玩家沉浸式体验造车建国传奇》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数字哨兵”守护校园安全:AI识别系统覆盖全区89所中小学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400个村脱贫致富,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峄城电商产业园年销额破50亿:石榴汁直播带货占全国七成份额,引领电商新潮流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超10亿元
- • 枣庄援疆实习支教团201人抵达疏勒,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试运营:穿越时空,体验夏商马车制造全流程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地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淀粉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达全国20%
- • 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再创佳绩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榫卯技术获德国工业设计大奖,传统智慧焕发新生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峄城石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承千年石榴文化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创新体验,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受热捧,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枣庄运河文化长廊项目签约,投资20亿打造文旅新地标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助力绿色发展
- • 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免费场地与培训助力,共带动500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