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小麦再创辉煌,亩产857.6公斤刷新全省纪录
近日,滕州市小麦产量再创新高,亩产达到惊人的857.6公斤,刷新了全省小麦单产纪录。这一喜讯不仅彰显了滕州农业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也展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著名的“中国小麦之乡”。近年来,滕州市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小麦种植水平。此次小麦亩产达到857.6公斤,充分体现了滕州农业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
据了解,滕州市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积极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新品种,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技能。此外,滕州市还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确保小麦生产的高效、优质、安全。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滕州市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据统计,今年滕州市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超过8.5亿公斤。这一成绩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857.6公斤的亩产,对于滕州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这一纪录的刷新,离不开滕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近年来,滕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滕州市还注重农业人才培养,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滕州小麦亩产刷新全省纪录,不仅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滕州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之,857.6公斤的亩产纪录,是滕州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生动体现。在党的领导下,滕州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滕州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 • 涛沟桥大米品牌溢价助力脱贫:稻谷收购价高出市场30%,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我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再创新高,总量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名工匠现场复原“奚仲造车”古法技艺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枣庄综保区再创辉煌:跻身全国十强,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携手中国建材集团,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新篇章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滕州柴胡店镇葫芦烙画村年产值破千万,电商直播助力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 •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制定产业协同清单,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首选活动
- • 滕州荆河街道新建5所公立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难题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显现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高新企业孵化器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盛大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覆盖率100%引领教育新风尚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场竞技传统农具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滕州鲁班纪念馆焕新升级,AR导览助力沉浸式体验古代工匠智慧
- • 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 峄城榴园镇举办“石榴剪纸大赛”,非遗技艺吸引年轻传承人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与创新,年产百万支助力书法界繁荣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历史之旅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学院”,订单培养千人技工人才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收2.5亿,助力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鲁南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枣庄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社区艺术墙改造完成,市民共绘“枣庄十二时辰”,文化魅力焕然一新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焕发活力,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社区居家养老新举措:60元“三餐配送”套餐,政府补贴50%,关爱独居老人
- • 阴平镇荣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电商直播助力红薯产业年销量突破10万吨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盛大启用,助力全国优质种薯供应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迎丰收年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落地,引领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惠及10万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 • 枣庄石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产值突破80亿元,10万农户共享增收成果
- •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社工、协管员等岗位助力青年就业
- • 《奚仲传奇》动画电影立项:好莱坞团队加盟,夏商科技史诗即将呈现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全面实现“看病不出村”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华丽变身文创街区
- • 峄城榴园镇石榴剪纸大赛成功举办,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山亭区迎来滑雪场项目签约盛事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枣庄市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