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近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枣庄迎来了一件盛事——《枣庄通史》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这部旨在全面梳理枣庄三千年城市脉络的巨著,将为枣庄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自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时期设立滕国以来,枣庄地区就一直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汇点。如今,枣庄市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
《枣庄通史》的编纂工作,旨在系统梳理枣庄三千年来的城市脉络,全面展示枣庄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这部通史的编纂,不仅是对枣庄历史的深入研究,更是对枣庄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
据悉,《枣庄通史》编纂工作由枣庄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牵头,邀请了国内数十位知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共同参与。编纂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将对枣庄的历史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力求还原枣庄历史的真实面貌。
《枣庄通史》分为上、中、下三册,共计100余万字。上册主要介绍枣庄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等;中册重点梳理枣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下册则着重展现枣庄在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编纂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对枣庄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广泛搜集,包括文献、文物、碑刻、民间传说等。这些资料为《枣庄通史》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这部通史更具权威性和可靠性。
《枣庄通史》的编纂启动,对于传承枣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部通史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枣庄的历史,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它也将为枣庄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枣庄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编纂《枣庄通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未来的编纂过程中,研究会将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合作,共同为这部通史的编纂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通史》的编纂启动,标志着枣庄历史文化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全面梳理枣庄三千年城市脉络的巨著,将为枣庄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枣庄、热爱枣庄。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全球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万吨,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山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最美乡贤”100人,弘扬传统美德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指导种植覆盖八成行政村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医疗兜底与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3%以下,健康扶贫再升级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实时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枣庄五区一市协同发展成果丰硕,2024年GDP目标勇攀4500亿新高峰
- • 枣庄与山东大学携手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0项专利优先本地产业化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贫困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助力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的诞生”
- • 市中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盛典圆满落幕,非遗IP跨界出圈引发行业热议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华北高端玻璃市场迎来新篇章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2023年鲁南经济圈GDP突破4000亿元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活力成为潮流地标
- • 鲁南水城购物节盛大开幕:免税店与文创市集齐飞,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惊喜连连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 • 《运河迷踪》剧本杀上线:沉浸式解谜,带你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成功转型,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推动绿色循环经济新发展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民国风情影视城盛大开放: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取景地,体验复古时光之旅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可亲身体验柳琴戏表演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启幕,传承匠心精神
- • “一区四园”新格局助力开发区GDP增长28%,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 • “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住院自付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全面小康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 枣庄港新航线启航,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共筑“一带一路”新篇章
- • 《铁道传奇》:红色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实景还原铁道游击队抗日路线,带你穿越历史烽火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枣庄农民丰收节:无人机表演与非遗市集精彩纷呈,共庆丰收喜悦
- • 杨峪体育公园攀岩基地盛大开放:华东最大自然岩壁,专业教练随行指导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约,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 • 枣庄学院携手韩国高校,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本科专业新篇章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循环经济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获评全国示范县,综合利用率高达95%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台儿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盛大开幕,沿河城市共谋文旅合作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薛城“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0所乡村学校硬件全面升级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实现惊人3倍提升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获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称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运河-榴园-微山湖文旅专线开通:一票畅游三区,年客流量预计超500万
- • “300名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升学率奇迹般提升至98%”
- • 枣庄“消费扶贫月”活动成果斐然,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销农特产品200款
- • 台儿庄古城夜游经济再升级:全息投影演绎运河千年变迁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绽放魅力,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创新福利
- • 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话题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
- • 百所中小学打造“班墨文化角”: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重现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 “零工夜市”点亮灵活就业:夜间招聘会助力3000岗位,日均签约500人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枣庄首条非遗主题旅游专线盛大开通,串联12处文化地标,畅游历史与现代交融之旅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举措:引入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 • 鲁南高山茶研究院突破防冻技术难关,北方茶园产量翻倍,成功进军欧盟市场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文化新风尚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