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
近日,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大学与山东省枣庄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此举标志着双方在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我国矿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绿色、创新、协同、共赢”为宗旨,旨在充分发挥中国矿业大学在矿业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枣庄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共同开展绿色矿山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据了解,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绿色矿山技术研究。中心将针对我国矿业发展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问题,开展绿色矿山技术的研究,为我国矿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成果转化。中心将积极推动绿色矿山技术的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我国矿业企业提供绿色矿山技术解决方案。
三、人才培养。中心将充分发挥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一批具有绿色矿山技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国际合作。中心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绿色矿山技术,提升我国矿业绿色发展水平。
枣庄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为枣庄市矿业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我国矿业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一直致力于矿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此次与枣庄市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校在矿业领域的学科优势,为我国矿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必将对我国矿业绿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矿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其次,它将加快绿色矿山技术成果转化,提高我国矿业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它将为我国矿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我国矿业绿色发展。
总之,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双方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日子里,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为我国矿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峄城南石驴肉非遗工坊盛大开园,游客沉浸古法卤制技艺体验之旅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的绝美之旅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铺开:财政补贴助力,1.8万户居民生活焕新
- • 枣庄荣膺“全球文明对话示范城市”:历史名人成文化外交名片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枣庄学院与欣旺达共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篇章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项目落地周期压缩至30天”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峄城石榴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1200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2025年服务市民健康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体验无缝衔接之旅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年产值突破1.2亿元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蓬勃发展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排至2026年,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枣庄民营经济增速领跑鲁南,政策红利激发企业活力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80亿元,荣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
- • 台儿庄运河湿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大关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枣庄职业学院台儿庄校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聚焦文旅康养专业群建设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林下种植扶贫项目:助力2000户家庭年增收5000元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台儿庄运河文旅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引领文旅新风尚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成功: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1.8万元
- • 残疾人扶贫基地挂牌仪式圆满举行:手工艺品制作岗位助力200人稳定就业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老人,政府补贴助力养老事业
- • 峄城碳汇交易试点启动:10万亩石榴园开启“卖空气”增收新篇章
- • 枣庄教育局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互联网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台儿庄古城数字艺术光影秀盛大首演,科技赋能文化新体验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绿色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枣庄农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乡村振兴贷”,年投放额度超20亿元助力乡村发展
- • 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量突破240家,物流业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至18%
- • 枣庄市创新举措,推行“入学一件事”掌上办,实现义务教育零跑腿报名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贫困群众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印证“北方瓷都”地位
- • 山亭火樱桃果酒闪耀纽约,500毫升售价30美元,高端超市新宠
- • 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全面覆盖
- • 探寻“石榴红了”:走进石榴酒庄与石榴盆景艺术村的浪漫之旅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高峰
- • 薛城樱花大道荣登全国最美街道榜单,游客量同比增长60%引热浪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枣庄至临沂城际铁路获批,鲁南都市圈融合加速,区域发展再掀热潮
- • 薛城樱花大道荣膺全国最美街道,游客量同比增长60%,魅力绽放引众人瞩目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全面覆盖500个行政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