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薛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菜煎饼文化节”。活动于近日正式开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美食爱好者,万人空巷,场面异常热闹。
薛城,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而薛城的菜煎饼,作为当地独具特色的小吃,早已声名远扬。此次“菜煎饼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是对薛城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全国美食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开幕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活动现场,一座高达十层的煎饼塔巍然耸立,成为整个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挑战者们纷纷跃跃欲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座煎饼塔挑战成功。
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挑战者。他们中有的是美食爱好者,有的是家庭亲子,还有的是专业煎饼制作师。他们带着对美食的热爱和对挑战的勇气,纷纷加入了挑战行列。
挑战者们首先需要将煎饼一层层叠放,每一层都要保证煎饼的完整和美观。这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挑战者的耐心和技巧。在层层叠放的煎饼塔中,还加入了各种美味的菜馅,如韭菜、豆芽、肉丝等,使得这座煎饼塔不仅外观诱人,而且味道十足。
随着挑战的进行,现场气氛愈发热烈。观众们纷纷为挑战者们加油鼓劲,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最终,一位来自四川的煎饼制作师成功挑战了“十层煎饼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次“菜煎饼文化节”的举办,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薛城的美食文化,还让薛城的菜煎饼走向了全国。活动现场,许多游客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薛城的热情和美食的魅力,回去后一定要向亲朋好友推荐。
据了解,此次“菜煎饼文化节”将持续举办多日,期间还将举办各类美食大赛、民俗表演等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视觉、味觉的盛宴。薛城,这座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薛城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全国美食文化的交流与共享。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美食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璀璨。
- • 枣庄再创辉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喜获中央财政补助3亿元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鲁南农副产品物流园盛大开业,年交易额目标300亿,辐射淮海经济区
- • 薛城区推进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每年200名教师跨校交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全方位打造智慧旅游新体验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市中区创新教育模式,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正式发布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家“菜煎饼主题餐厅”落户北京,单店日销破万元,引领餐饮新潮流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发展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绘氢能发展新蓝图
- • 山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绿水青山变现超5亿元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养
- • 台儿庄莲藕粉出口订单激增,年创汇超5000万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助力区域旅游发展
- • 枣庄锂电产业崛起:铸就“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新名片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强势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
- • 峄城石榴种植大户刘振荣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鲁化己内酰胺项目获25万吨省级原料煤储备指标支持 助力产业链升级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盛大开幕,签约非遗文创项目20个,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奚仲造车技艺:传承千年匠心,荣登人类非遗预备名录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品味“抗日大包”“支前煎饼”,传承革命精神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天下不再是梦!
- • 枣庄教育局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 • 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再创佳绩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超5000人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共育高技能人才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峄城区“武术进校园”全覆盖,3万学生习练洪派太极拳,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领国风热潮
- • 峄城古邵镇复活运河老酱园,传统酱菜工艺成致富密码
- • 奚仲村打造古代科技小镇:村民复原40项《考工记》技艺,传承千年智慧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
- • 滕州龙阳大庙会:千年古韵,万人赶集续写明清繁华
- • 全国首个“新农人学院”在峄城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携手社会力量,温暖3000名贫困儿童的心灵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绿色发展引领城市新貌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国风热潮
- • 枣庄市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减量成效显著
- • 峄城石榴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中欧班列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石榴深加工技术助力中亚市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建种植基地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峄城石榴踏上中欧班列,跨境冷链专线助力莫斯科市场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统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