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枣归乡"工程评选出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推出特色项目,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近日,"榴枣归乡"工程在经过严格评选后,成功评选出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榴枣归乡"工程是一项旨在推动榴枣产业发展的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式,助力榴枣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本次评选出的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涵盖了榴枣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充分展示了"榴枣归乡"工程的成果。这些示范点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评选过程中,专家评审团从项目实施效果、产业发展前景、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最终,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脱颖而出,成为"榴枣归乡"工程的佼佼者。
以下是部分市级样板示范点的亮点:
1. 科技创新示范点:某示范点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高了榴枣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榴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品牌建设示范点:某示范点成功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榴枣品牌,提升了榴枣的市场竞争力。
3. 市场拓展示范点:某示范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榴枣销售渠道,实现了榴枣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4. 带动农民增收示范点:某示范点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成为榴枣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榴枣归乡"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榴枣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榴枣归乡"工程,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 提升榴枣产业整体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榴枣品牌。
2. 拓展榴枣市场,提高榴枣产品附加值。
3. 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榴枣归乡"工程评选出的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榴枣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枣庄注入活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共育国际化人才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畅游水乡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枣庄国际陆港新开通中欧班列线路,年货运量实现65%的显著增长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谋区域半导体产业新篇章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 • 枣庄港新航线启航,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共筑“一带一路”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预警帮扶4000户贫困家庭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滕州创新引领,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开馆:千年窑火技艺重现唐代“北方瓷都”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再升级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助力旅游消费,创收1.2亿元新纪录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薛城洛房泥塑《铁道游击队》系列热销日本,订单排至2025年
- • 峄城石榴宴美食地图: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成网红爆款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助力增产30%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工程,亩产增收助力脱贫致富
- • 峄城石榴研究院成立,创新培育抗冻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40%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其火爆背后的秘密!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枣庄市创新举措,推行“入学一件事”掌上办,实现义务教育零跑腿报名
- • 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量激增,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名录,百年菜单铭刻青铜鼎”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再创十年最佳佳绩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荣登京杭运河十大港口之列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再创辉煌,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传承革命精神,品味红色记忆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南北剧种同台竞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挂牌:免费为6万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发布:车票即可享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暖夕阳,让80岁以上老人共享免费餐食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达2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共筑产业新生态
- • 枣庄市发布“智慧农业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打造3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纪录片《匠心千年》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台儿庄古城新添“名人数字长廊”,全息投影再现12位先贤传奇故事
- • 莲青山生态漂流开放:畅享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必玩!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山亭区“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菌菇,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 • 台儿庄运河实验小学创新思政教育,首批“红色运河思政课”教材正式发布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引领食用菌产业新潮流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