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巾帼扶贫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就业,1.5万人实现家门口致富梦

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之路。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家名为“巾帼扶贫车间”的企业,以其独特的扶贫模式,成功带动了1.5万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当地脱贫攻坚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巾帼扶贫车间”位于枣庄市某工业园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企业以“扶贫、就业、致富”为宗旨,致力于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助力她们实现脱贫致富。
据了解,这家“巾帼扶贫车间”成立于2016年,当时正值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企业创始人深知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她们既要照顾家庭,又要承担起家庭的经济负担,生活压力巨大。于是,她毅然决定创办这家扶贫车间,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平台。
“巾帼扶贫车间”的成立,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着,一片繁忙景象。这些妇女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以前,我在家照顾孩子,生活压力很大。自从来到这里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真是太好了。”一位来自农村的留守妇女感慨地说。
“巾帼扶贫车间”不仅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了她们的就业能力。车间定期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如缝纫、编织、电子装配等,使留守妇女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
此外,“巾帼扶贫车间”还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关心员工生活。车间内设有食堂、宿舍、娱乐设施等,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这里,留守妇女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巾帼扶贫车间”已成功带动了1.5万名留守妇女就业,为当地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政府的支持下,车间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为更多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
“巾帼扶贫车间”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相信,会有更多像“巾帼扶贫车间”这样的企业涌现,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她们实现家门口的致富梦。
总之,枣庄“巾帼扶贫车间”以独特的扶贫模式,为农村留守妇女带来了希望和改变。在脱贫攻坚战中,这样的企业犹如一股清流,为我国扶贫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农村留守妇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运河迷踪》剧本杀上线:沉浸式解谜,带你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示范区引资80亿,运河光影秀项目签约,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新地标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全覆盖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尽享柳琴戏魅力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枣庄市全面升级“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融入非遗传承课程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推动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翼云湖环湖健身步道贯通:50公里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剑指百亿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枣庄国际陆港新航线助力中欧贸易,年货运量激增65%
- • 台儿庄运河婚俗:复原明清仪式,水上花轿接亲引围观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邂逅星空露营,周末自驾首选之地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工程,亩产增收助力脱贫致富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处理秸秆5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1.2万贫困户,保底收购实现稳增收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创造新高峰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筑美好生活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年产值目标百亿再创新高
- • 薛城夜游蟠龙河启幕:光影秀+水上音乐喷泉,周末限时开放,点亮城市夜生活!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年消化10万吨鲜果创汇超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新篇章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创新举措,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受热捧,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山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最美乡贤”100人,弘扬传统美德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墨子学院落户新加坡:东南亚首个中国思想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启航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彰显民间艺术魅力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启用,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助力区域医药产业升级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开幕:认养枣树,体验古法晒枣技艺,共赴丰收盛宴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携手社会力量,温暖3000名贫困儿童的心灵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机制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村村普及法律知识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中非经贸园落户枣庄,20国采购商集中签约矿产深加工项目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震撼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交织周末狂欢盛宴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枣庄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30所农村学校获名师结对帮扶
- • 枣庄-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马来西亚棕榈油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共筑创新高地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签约,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共绘“中国马铃薯之乡”新蓝图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AI智慧教育云平台”,精准诊断学情,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获评全国示范县,综合利用率高达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