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5G技术的飞速发展,5G信号已逐渐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然而,在偏远山区,由于地形复杂、人口稀少等原因,5G信号的覆盖仍然存在一定难度。近日,山东省山亭区成功实现了10个偏远山村的5G信号覆盖,让留守老人实现了“云问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了大量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不便,尤其是医疗资源匮乏,使得他们的健康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亭区积极推动5G网络建设,将5G信号引入偏远山村。经过努力,目前已有10个偏远山村实现了5G信号覆盖,让这些山村的留守老人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云问诊”是山亭区为留守老人提供的一项创新服务。通过5G网络,留守老人可以与远在城市的医生进行实时视频通话,实现远程诊疗。医生可以根据老人的病情,给出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让留守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项服务得到了留守老人的热烈欢迎。74岁的李奶奶说:“以前我们这里看病很不方便,要跑到镇上或者县城,路途遥远,而且医疗条件有限。现在有了‘云问诊’,我们不出门就能看医生,真是太方便了。”
山亭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5G网络的覆盖和“云问诊”服务的推出,极大地改善了偏远山村的医疗服务条件。下一步,山亭区将继续推进5G网络建设,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偏远山村的居民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除了“云问诊”,5G技术在山亭区的应用还涉及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在教育方面,山亭区利用5G网络实现了远程教育,让偏远山村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农业方面,5G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山亭区通过5G技术的应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品质,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相信山亭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更快。
总之,山亭区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的举措,充分展示了我国在5G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5G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同步开业,双星闪耀,共绘繁华新篇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台儿庄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台儿庄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盛大举行,共铸民族精神丰碑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订单遍布全球30国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变身艺术空间,传承历史与创新交融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榜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引领食用菌产业新潮流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创新实践“积分制管理”,村民争当文明示范户
- • 济南-枣庄共建空天信息产业园:省会经济圈“飞地经济”典范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彩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共育未来人才
- • 探寻运河风情,感受枣庄三日游:台儿庄古城、滕州微山湖、峄城冠世榴园之旅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成功举办,华为云、浪潮等巨头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薛城精密齿轮:瞪羚企业华丽登陆科创板,市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高效平台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车祖祭祀大典”,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15万,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效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成果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华北高端玻璃市场迎来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400个村脱贫致富,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小镇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收益分红惠及10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再创新高,总量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之旅: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落户薛城,5G+AI教学场景引领教育新风尚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发展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文化记忆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启《运河城市协同发展宣言》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发展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 • 台儿庄定制校车全覆盖:56个行政村学生享“点对点”安全接送
- • 蟠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隆重推出杨广立将军专题展,抗战手稿真迹首次亮相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年产值目标百亿,绿色能源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墨子》科学思想融入教材:枣庄中小学试点“科圣课堂”激发科学精神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高质量发展
- •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枣庄红色研学线路发布,10处革命遗址焕发新活力
- • 台儿庄运河船工技艺:非遗传承走进校园,职业院校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惊艳亮相国家博物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