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枣庄,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著称,更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近日,枣庄运河号子这一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方努力下获得了抢救性保护,为传承千年文化瑰宝注入了新的活力。
枣庄运河号子,源于明清时期,是运河船工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民间音乐。它以高亢激昂、节奏明快的歌声,反映了船工们在艰苦劳动中的顽强拼搏精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运河号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抢救这一濒危非遗项目,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对枣庄运河号子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梳理,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录音资料。其次,组织专家学者对运河号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最后,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运河号子。
在抢救性保护过程中,枣庄市政府充分发挥了民间力量的作用。许多热爱运河号子的市民纷纷加入保护行列,成为传承者。他们通过传唱、教学、创作等方式,让运河号子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枣庄市还积极与周边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将运河号子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如今,枣庄运河号子已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枣庄市的一张文化名片。这不仅是对枣庄运河号子本身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然而,抢救性保护并非一蹴而就。为了让运河号子真正传承下去,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运河号子的传承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民间艺术。其次,要注重运河号子的创新发展,结合现代审美和传播手段,让运河号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最后,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运河号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枣庄运河号子,这一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不仅是对枣庄市文化底蕴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传承这一千年文化瑰宝而努力,让运河号子的歌声响彻大地,永世流传。
- • 探寻山亭店子镇百年陶坛长红枣酒的古法酿造之谜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滕州荣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山亭冯卯皮影戏演绎冬奥风采,非遗艺术走进鸟巢绽放光彩
- • 文化中心非遗体验馆盛大开放:周末免费学剪纸、面塑,带走手作纪念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引领食用菌产业新潮流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与萌宠投喂打造遛娃胜地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崛起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温暖教育扶贫之路
- • 台儿庄区开通定制校车专线,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15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助力水产养殖,双丰收成就生态奇迹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覆盖,点亮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峄城阴平镇富硒食品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落幕,10家龙头企业强势入驻
- •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地1.2万亩,打造绿色新地标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根雕奇石展引关注
- • 薛城区“智慧课堂”试点成效显著,中小学平板教学覆盖率达90%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实现新突破: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引领光伏产业新篇章
- • 市中区“文化驿站”:覆盖全域,让文化触手可及
- • 枣庄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恒瑞医药等10家药企共筑研发新篇章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发新活力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
- • 台儿庄古城春节庙会启幕:千年运河畔上演“社火大巡游”,传统与现代交融绽放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 • 青檀路美食夜市华丽升级,小龙虾烧烤摊营业至凌晨3点,夜生活新地标诞生!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九成,领跑全省环保新篇章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纪录片《匠心千年》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医保目录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70%,助力脱贫人口慢性病用药保障”
- • 匡衡“凿壁借光”遗址公园盛大开园,沉浸式研学体验汉代勤学文化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育半导体材料技术专业人才
- • “数字哨兵”守护校园安全:AI识别系统覆盖全区89所中小学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落户,20个创新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政策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全年减负超5000万元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迎丰收年
- • “以购代捐”爱心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村蔬菜销售,年订单超500吨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海尔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家居实训基地,共育行业精英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减量成效显著
- • 枣庄市全面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台儿庄运河农场插秧节盛启,亲子研学游助力周边增收千万
- • 奚仲村打造古代科技小镇:村民复原40项《考工记》技艺,传承千年智慧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助力乡村振兴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枣庄废弃矿山变身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助力绿色建设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薛城新建10处社区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5折用餐补贴,温暖民心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荣膺省级示范市称号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舞台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