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日,我国山亭区“生态文化智库”正式成立,旨在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山亭乡村旅游的未来把脉,探讨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与生态文化、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山亭区地处鲁中山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山亭区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山亭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山亭区积极寻求创新,成立了“生态文化智库”。
“生态文化智库”的成立,标志着山亭区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成立仪式上,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为山亭乡村旅游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首先,专家们强调,山亭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山亭区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独特的民俗文化,应将这些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出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同时,要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
其次,专家们提出,要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打造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也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山亭区应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山亭区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区域旅游联动。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可以扩大山亭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在专家们的把脉下,山亭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打造绿色乡村旅游。山亭区要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确保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山亭区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底蕴,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优质乡村旅游。山亭区要注重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旅游体验。
四是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联动。山亭区要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合作,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共同打造区域性旅游品牌。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山亭区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提升山亭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山亭“生态文化智库”的成立,为山亭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山亭区乡村旅游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墨子故里再掀“兼爱”热:滕州举办全球墨子文化论坛,20国学者共议和平理念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美食助力千人就业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创历史新高!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攀高峰:中航锂电与宁德时代百亿项目签约,战略合作再谱新篇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盛大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
- • 薛城废弃工厂焕新颜,涂鸦艺术季启动,工业废墟变身潮流地标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墨子国际科技论坛在滕州盛大开幕,20国学者共探《墨子》物理学理论现代应用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车间”进村入户: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能突破千万袋,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市中区积极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育半导体材料技术专业人才
- • 《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发布: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落幕,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传奇再续新篇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盛大揭牌,西门子等五家德企入驻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助力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升级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新篇章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滕州职教中心产教融合成果显著,校企合作班就业率高达99%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启幕,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邀您共赴农耕文化之旅
- • 峄城坛山街道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工程,村村建立普法短视频团队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育未来半导体产业人才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枣庄高新区蝉联全省开发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再创辉煌!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铸中韩教育合作新篇章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1.2万名大病贫困患者重获健康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扶贫助学基金助力1.1万学子圆梦未来,累计发放4500万元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盛大开幕,12个赛项助力新兴产业人才培养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助力公益岗位与教育补贴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再创新高,助力周边千户就业
- • 匡衡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数字古籍激活经典阅读热潮
- • 枣庄市吹响现代农业强市号角,全力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手段,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鲁班工坊在马来西亚落户,助力中国古建筑修复技术标准国际化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畅享便捷智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