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中小学推广“非遗进课堂”,助力传承地方文化基因

枣庄新闻网 阅读:1 2025-08-27 02:10:27 评论:0
枣庄中小学推广“非遗进课堂”,助力传承地方文化基因

近年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融入中小学教育,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旨在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基因。

枣庄,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鲁南民间剪纸、滕州木版年画、枣庄柳编等都是枣庄地方文化的瑰宝。为了让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枣庄市教育部门联合文化部门,共同推出了“非遗进课堂”活动。

“非遗进课堂”活动以中小学为载体,通过组织专家讲座、现场教学、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非遗知识,感受非遗魅力。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剪纸、年画、柳编等传统技艺,还了解了这些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在枣庄市某小学的剪纸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技巧和艺术价值。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同学们的巧手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学会了剪纸技艺,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滕州木版年画是枣庄的另一项非遗项目。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项技艺,枣庄市某中学邀请了年画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同学们现场演示年画制作过程。同学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年画作品。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年画制作技艺,还了解了年画所蕴含的民间信仰和美好愿景。

此外,枣庄市还鼓励学校开展非遗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非遗知识竞赛、举办非遗技艺展示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非遗进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这项活动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枣庄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非遗进课堂”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枣庄的非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枣庄新闻网,枣庄民生新闻,枣庄今日头条,枣庄信息网,枣庄新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