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法焕新颜——“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技艺申遗成功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技艺,它们历经沧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承。近日,山东省山亭区冯卯镇的“土陶煨汤”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千年古法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冯卯镇位于山东省南部,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就有用土陶煨汤的传统。这种独特的煨汤技艺,选用当地特有的红土、黄土、白土等原料,经过手工拉坯、晾晒、烧制等工序,制作成独具特色的土陶器具。土陶器具质地细腻,保温性能好,是煨汤的绝佳容器。
“土陶煨汤”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起源于东汉时期。经过千年的传承,这一技艺已经成为了冯卯镇的文化符号。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土陶煨汤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冯卯镇积极挖掘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土陶煨汤”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投入资金用于修复古窑、培训传承人、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等。同时,冯卯镇还通过举办土陶煨汤技艺大赛、开展土陶文化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技艺。
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冯卯镇的土陶煨汤技艺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表示,这一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土陶煨汤不仅是一种烹饪方法,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土陶煨汤,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如今,“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技艺成功申遗,标志着这一千年古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保护。这对于冯卯镇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技艺,让土陶煨汤成为冯卯镇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冯卯镇土陶煨汤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冯卯镇将继续加大保护力度,让这一千年古法焕发新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总之,“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技艺的成功申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大成果。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千年古法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枣庄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占比突破55%,新能源装机达400万千瓦,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山亭区搬迁社区工厂助力就业,3000人月薪2800元迈向美好未来
- • 滕州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创新“马铃薯银行”助力农民增收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新增长极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先锋项目发展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示范效应
- • 枣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圆满完成,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盛况空前,衍生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获全省标杆项目称号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全国首单“招商履约保险”在枣庄落地,企业投产风险政府兜底,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峄城碳汇交易试点启动:10万亩石榴园开启“卖空气”增收新篇章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助力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枣庄港再添新篇章: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养殖户增收,户均年增5万元
- •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共赴田园诗意之旅
- • 全市免费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就业率突破97%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户均增收8000元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峄城石榴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引爆味蕾狂欢盛宴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携手共建AI算力中心,共绘智慧未来蓝图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枣庄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筹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全面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
- • 滕州西岗镇绿色发展再升级:化肥减量30%,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山亭北庄镇点亮绿色未来:安装3000盏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大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创新高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火:270度湖景房+星空露台,抖音播放量破千万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再迈新台阶
- • 胖虎科技打破行业壁垒,全国首单二手奢侈品出口业务圆满完成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企业登陆科创板,精密机床轴承技术突破助力打破国际垄断
- • 滕州红色经典电影展映月盛大启动,百部老片重温峥嵘岁月
- • 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RCEP国际合作洽谈会硕果累累:17个签约项目落地,日本三菱化学投资钙钛矿项目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强势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再创十年最佳佳绩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出行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收2.5亿,助力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论兼爱精神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旧厂房变身生态科技城,孵化器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实景剧《夜袭临城》每周上演,红色岁月记忆重现
- • 滕州鲁班锁技艺大赛盛大开幕,百名工匠同台竞技“东方魔方”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