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产业工人”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度融合。在山东省滕州市,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城乡融合示范区已成功落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万农民由此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位于滕州市区周边,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该示范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完善等多种手段,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滕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统计,示范区已吸纳20万农民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为了让农民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滕州市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增加优势。
在示范区,农民们不仅实现了就业,还享受到了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示范区内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一应俱全,让农民们真正感受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此外,示范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使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的成功落地,为我国其他地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 政策引导: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 产业带动: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产业与就业的紧密结合。
3. 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助力农民实现身份转变。
4. 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待遇。
5. 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总之,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的成功落地,为我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像滕州这样的示范区将涌现出来,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枣庄市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滕州扶贫助学金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山亭山区传承“夜嫁”习俗,火把队伍点亮深山娶亲路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机制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山亭手造”扶贫车间投产:藤编、草编产品远销欧美,月薪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亩均税收全省第三,土地集约利用获国务院表彰
- • 枣庄市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畅享便捷智慧之旅
- • 滕州市美术馆盛大开展“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节盛大开幕:免税店、文创市集齐聚,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福利来袭!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山亭区乡村壁画大赛圆满收官,艺术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发新活力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筑亚洲半导体产业新格局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枣庄“消费扶贫月”活动成果斐然,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销农特产品200款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首选活动
- • 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枣庄携手华为打造“数字农业云平台”,30万亩农田迈向精准化管理新时代
- • 台儿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增收3000元,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贫困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教育一线
- •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育人传奇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况空前: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根雕奇石展引关注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北方茶树越冬技术突破
- • 山亭区“乡土网红孵化计划”启动,直播带货助力非遗产品热销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市中区咖啡小巷走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
- • 枣庄市吹响现代农业强市号角,全力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枣庄段)开工:复建明清码头、漕运粮仓,传承运河文化新篇章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千米灯阵点亮入选省级夜间文旅IP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台儿庄运河农场插秧节盛启,亲子研学游助力周边增收千万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年产值突破15亿元,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