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传承人进校园”计划启动,传统文化瑰宝走进课堂

近日,一项名为“百名传承人进校园”的计划在我国正式启动。这一计划旨在通过邀请百名传统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将柳琴戏、泥塑等传统文化瑰宝融入选修课程,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柳琴戏,作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源于江苏,流传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它以独特的唱腔、优美的舞姿和丰富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柳琴戏面临着传承危机。此次“百名传承人进校园”计划,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柳琴戏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
泥塑,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然而,在现代社会,泥塑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此次计划将泥塑技艺引入校园,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泥塑,传承这一民间艺术。
据了解,此次“百名传承人进校园”计划将覆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涉及戏曲、书法、剪纸、泥塑等多个领域。这些传承人将亲自授课,传授技艺,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柳琴戏课堂上,传承人将亲自教授柳琴戏的唱腔、表演技巧等,让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亲身感受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泥塑课堂上,同学们将跟随传承人学习泥塑的基本技法,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泥塑作品。
此外,计划还将组织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展览等,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百名传承人进校园”计划的启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要让这一计划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学校应积极组织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传承人应倾囊相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总之,“百名传承人进校园”计划的启动,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让这些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技术突破,助力产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深化:低龄老人结对帮扶,政府每月补贴300元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工程启动,财政补贴助力2.1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奚仲造车文化展巴黎开幕:复刻夏代马车惊艳欧洲博物馆界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助力乡村小微餐饮蓬勃发展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医疗资源全面升级,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成功: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1.8万元
- • 峄城古邵镇复活运河老酱园,传统酱菜工艺成致富密码
- • 探寻“石榴红了”主题游:漫步石榴酒庄,领略石榴盆景艺术之美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全覆盖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彰显民间艺术魅力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百年菜单刻入青铜鼎传承匠心”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同步亮相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获全球手工艺大奖
- • 山亭山区传承“夜嫁”习俗,火把队伍点亮深山娶亲路
- • 文化盛宴,非遗传承——周末免费体验馆带你领略剪纸、面塑魅力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农业物流新篇章开启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
- • 滕州荆河街道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峄城“教育大脑”平台上线,大数据助力精准诊断学生学习短板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携手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助力我国化工产业升级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
- • 奚仲村打造古代科技小镇:村民复原40项《考工记》技艺,传承千年智慧
- • 山亭区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十年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绿色发展之路再谱新篇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文化之光”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共筑新材料产业新篇章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达2000吨,绿色健康引领市场潮流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三城共展千年大运河文创联展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年减负超3000万元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
- • 老旧小区充电桩全覆盖:3000个新能源车位亮相,安装补贴高达30%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网红打卡地
- • 鲁南数字贸易中心挂牌仪式盛大举行,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一键通关”新时代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明清院落变身,人均200元感受历史韵味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的绝美之旅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集群初现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产业工人”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迎来重大利好,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助1.2亿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亩种植面积实现溢价收购,农民增收显著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教育大脑”平台,开启学情精准分析新时代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年产百万支,书法界的新宠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引领光伏产业新篇章
- • 薛城周营镇“智慧大棚”投用,物联网助力高产薄皮辣椒种植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训模式,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塑造城市新名片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峄城石榴宴创新108道菜品,石榴酥、石榴鸡成爆款,美食盛宴惊艳四座!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正式挂牌,西门子、博世等知名企业首批入驻,共筑绿色未来
- • 古邵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再现“黄金水道”商贸盛景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 • 《运河迷踪》剧本杀上线:沉浸式解谜,带你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