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打造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新标杆
近日,鲁南农批市场传来喜讯,其年交易额成功突破200亿元大关,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果蔬集散中心。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标志着鲁南农批市场在区域内的地位日益凸显,更彰显了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活力。
鲁南农批市场位于我国山东省临沂市,自2008年建成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宗旨,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农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信息发布、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鲁南农批市场已经成为鲁南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农产品流通枢纽。
据了解,鲁南农批市场占地面积达2000亩,拥有各类交易大棚1000余个,年交易量达1000万吨。市场内设有水果、蔬菜、粮油、肉类、水产等多个交易区,涵盖了国内外各类农产品。此外,市场还配备了完善的仓储、物流、信息、服务等设施,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近年来,鲁南农批市场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市场硬件设施,优化市场环境。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产品检测设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举措使得鲁南农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的新标杆。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鲁南农批市场地处鲁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周边地区种植的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其次,鲁南农批市场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市场紧邻京沪高速、京九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可实现货物快速进出,辐射周边多个省市,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再次,鲁南农批市场注重品牌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通过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户和消费者前来交易。
最后,鲁南农批市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市场内设有扶贫专区,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展望未来,鲁南农批市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市场范围,提高市场辐射力,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鲁南农批市场还将继续关注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 • “山亭村村通快递工程全覆盖,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4倍,助力乡村振兴”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推荐:明清院落改造,人均200元住进历史风情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等你来”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智能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成效显著,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台儿庄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新活力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年减负超3000万元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膺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崛起之路再上新台阶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50家AI企业齐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回溯百年煤矿史
- • 滕州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枣庄民艺博物馆开馆,千件老物件重现鲁南生活画卷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央视舞台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榜单,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携手助力“百企联百村”行动
- • “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新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新政策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年供优质种薯1.5亿粒,助力农业发展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印证“北方瓷都”地位
- • 全市新建充电桩3000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绿色出行新篇章开启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
- • 涛沟桥大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品质卓越,每斤售价超50元仍备受追捧
- • 枣庄农村公路“户户通”工程圆满完成,硬化路覆盖率实现100%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十万学子传承千年智慧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用绿水青山换碳汇收益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蟠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引领食用菌产业新潮流
- • 涛沟桥湿地荷花节盛大开幕:千亩荷塘泛舟,摄影大赛赢万元奖金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非遗扶贫工坊石榴主题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村民扫码轻松办理百项事务
- • 山亭区樱桃谷荣登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及酒店折扣、免费接驳服务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农户增收,养殖合作社户均年入8万元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村村普及法律知识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牵手百村,助力农业发展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5%,助力乡村振兴
- • 中日韩古陶瓷学者齐聚中陈郝村,共解千年窑火传承密码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更便捷:加装充电桩项目助力城市绿色转型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托育+日间照料,服务超8000家庭
- • 滕州携手中科院研发马铃薯芯片,种业技术全球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