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我市荣获省级示范市称号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农村户厕改造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我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已达到100%,荣获省级示范市称号,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树立了榜样。
一、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
我市高度重视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将其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农村户厕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
我市在推进农村户厕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结合地形地貌、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制定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户厕改造方案。
三、创新模式,提升改造质量
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农村户厕改造模式,推广使用节水、环保、卫生的户厕产品,确保改造后的户厕既美观又实用。同时,注重提高改造质量,严格把好材料、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改造后的户厕达到预期效果。
四、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我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户厕改造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户厕改造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同时,开展“厕所革命”主题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造,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健全机制,巩固改造成果
我市建立健全农村户厕改造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改造后的户厕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加大对农村户厕的维护、管理和使用指导力度,确保改造成果得到巩固。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已达到100%,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我市荣获省级示范市称号,是对我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充分肯定。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巩固农村户厕改造成果,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新活力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滕州洛房泥塑传承人李广福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传统技艺再放光彩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入选考古新发现:千年窑火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枣庄市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行动,助力环保新生代茁壮成长
- • 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新建充电桩3000个,绿色出行新篇章已开启
- • 山亭冯卯镇乡村音乐节惊艳央视,村民自创歌曲网络爆红
- •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慧交通助力城市升级,连接老城区与高铁站,智能无人驾驶站点亮相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传承红色记忆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
- • 墨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开放,50个运动场馆免费预约,为30万市民带来健康生活新选择
- • “石榴红了”音乐节盛大开幕:30万乐迷狂欢,消费额突破3亿元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农业物流新篇章开启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助力繁华再起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助力800户脱贫,户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盛大开幕,12个赛项助力新兴产业人才培养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公安“智慧警务”系统上线,破案效率提升40%,守护平安新篇章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龙泉塔灯光秀升级:全息投影演绎墨子智慧,夜游新地标诞生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枣庄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蟠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励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车间”进村入户: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荀子劝学主题实景剧首演:台儿庄古城打造移动式国学剧场,传承经典文化新风尚》
- • 枣庄市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山亭区创新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
- • 峄城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石榴产业研究院,共育抗病新品种助力产业发展
- • “扶贫小院”庭院经济计划助力脱贫户养殖芦花鸡,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历史之旅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市中区咖啡小巷走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即可回溯百年煤矿史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