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收官,千幅作品见证山村蝶变
近日,一场以“山亭徐庄柿子红了”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在山亭徐庄成功举办,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终于圆满收官。此次大赛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积极参与,共收到千余幅作品,展现了山亭徐庄从传统山村到现代美丽乡村的蝶变过程。
山亭徐庄,一个位于我国某省的小山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此次摄影大赛以“柿子红了”为主题,旨在通过摄影艺术的形式,记录山亭徐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美丽瞬间,展现山村蝶变的动人画卷。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关注。他们深入山村,用镜头捕捉了山亭徐庄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精彩瞬间。参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既有展现山村自然美景的山水风光,也有记录村民生活点滴的民生故事,更有描绘乡村振兴成果的产业变迁。
经过专家评审团的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等多个奖项。其中,一等奖作品《金秋柿子红满山》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山亭徐庄金秋时节的丰收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金黄色的柿子林中;二等奖作品《山村新貌》则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的巨大变化;三等奖作品《柿子熟了》则捕捉到了村民采摘柿子的喜悦瞬间,让人感受到了山村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此次摄影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山亭徐庄的乡村振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参赛者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大赛,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亭徐庄,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变化。
山亭徐庄的蝶变,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摄影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的圆满收官,不仅是对山亭徐庄乡村振兴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摄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肯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亭徐庄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摄影艺术也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多力量。
- • 中兴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井架变身文创产业园,数字艺术展览添彩历史底蕴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 • 枣庄首届运河非遗美食节成功举办,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
- •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年产值目标百亿再创新高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的传承与再现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突破50万辆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出行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乡镇全覆盖,远程问诊突破10万次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点燃旅游消费热潮,助力地方经济突破1.2亿元
- • 《枣庄市美食产业发展规划》发布,2025年目标产值300亿,打造鲁南美食新地标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在鲁南投产,年产值突破百亿,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粮仓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获殊荣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台儿庄运河泥塑传承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作品荣登故宫博物院收藏
- • 全市免费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就业率突破97%
- •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创新福利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台儿庄文旅职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运河非遗保护与开发专业正式设立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引领鲁南教育国际化新篇章
- • 枣庄红色旅游热度攀升: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文化盛宴,百场活动免费开放“文化惠民一卡通”
- • 枣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发力,30万亩新田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多子
- • 滕州荆河街道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人心惠及3.2万人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定向培养深加工技术人才200名,助力石榴产业升级
- • 台儿庄运河农场插秧节盛大开幕,亲子研学游助力周边增收千万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荷花文化绽放,衍生文创产品风靡全球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提升3倍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5000人次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成功举办,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暖夕阳,让80岁以上老人共享免费餐食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 •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投产,鲁南高端制造领域迎来里程碑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剑指百亿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非遗扶贫工坊石榴主题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枣庄运河古镇焕新颜:启动保护计划,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枣庄不动产登记迈入“智能秒批”时代,办理时效提速80%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带动就近就业超2万人
- • 山亭区乡村壁画大赛圆满收官,艺术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提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峄城石榴智慧种植系统上线,AI精准管理助力亩产提升30%
- • 台儿庄与连云港携手共建运河出海通道,外贸成本降幅高达20%
- • 滕州菜煎饼荣登“山东老字号”榜单,海外首家门店洛杉矶盛大开业
- • “高山移民搬迁工程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喜迁新居,配套就业培训助力生活新篇章”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3500名贫困患者免费救治,彰显民生关怀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