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塌陷区变身绿色典范:万亩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山东省薛城区,一座塌陷区经过创新治理,成功转型为生态渔业基地,成为了一个绿色发展的典范。这片占地万亩的光伏板下,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产出,还孕育出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薛城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曾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然而,随着煤炭开采的加剧,地面塌陷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薛城区政府积极探索塌陷区治理的新模式,将光伏发电与生态渔业相结合,打造出一片绿色生态的“新天地”。
在塌陷区治理过程中,薛城区政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了万亩光伏发电基地。这些光伏板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还降低了土地的塌陷风险。在光伏板下,政府又引入了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将原本的荒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生态渔业基地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这里,养殖户们可以养殖各种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基地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还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养殖过程中,基地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将养殖废水经过处理后再用于灌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基地还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如芦苇、水葫芦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薛城区塌陷区治理的成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光伏发电与生态渔业相结合的模式下,不仅解决了塌陷区治理难题,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展望未来,薛城区将继续加大生态渔业基地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政府还将积极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助力更多地区实现绿色转型。
总之,薛城区塌陷区治理典范的诞生,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在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的崛起,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 • 市中区社区艺术墙改造完成,市民共绘“枣庄十二时辰”,文化魅力焕然一新
- • 峄城石榴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助力乡村振兴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轻松实现无缝衔接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结硕果,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效显著: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AI导览全新上线:虚拟老兵深情讲述“血战运河”细节
- • 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 • 峄城石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传承千年石榴文化
- • 市中区咖啡小巷走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3000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万元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塑造城市新名片
- • 薛城奚仲造车元素融入婚车设计,木轮婚车巡游成潮流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枣庄辣子鸡主题汉堡首秀上海,年轻食客排队3小时打卡,美食新风尚席卷魔都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乡镇全覆盖,远程问诊突破10万次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政府补贴三餐,温暖惠及5000名80岁以上老人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佳绩,年分红超2.8亿,果农户均增收8000元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发展
- • 滕州菜煎饼百年老店荣耀登陆央视,单日销量破5万份创纪录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枣庄鲁风运河美食节盛大开幕,百种特色小吃引游客打卡
- • 共享菜园助力精准扶贫:市民租地种菜,脱贫户代管增收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力争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实现通路到家
- • “阴平镇乡村慢生活节:入住石头房民宿,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贫困老人
- • 枣庄石榴深加工技术助力中亚市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建种植基地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关爱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暖人心
-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荷花艺术季盛大启幕,百亩荷塘绘诗意画卷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枣庄“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 • 山亭北庄镇太阳能路灯照亮村道,年省电费百万,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运河灯会点亮中秋夜:万盏花灯映水街,汉服打卡赢千元奖金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孵化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1200人
- •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再创辉煌,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 • 枣庄市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枣庄乡村振兴新实践:特色农业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文化惠民暖人心
- • 峄城石榴种植大户刘振荣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枣庄注入活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枣庄新城CBD金融中心封顶:八家省级银行区域总部落户,助力城市金融发展新篇章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5%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盛大开启: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1200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2025年服务市民健康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篇章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品牌门店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带动旅游消费1.2亿元
- • 枣庄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中央财政助力5亿元资金推动发展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