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绿色发展再获殊荣: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新潮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众多地区中,滕州凭借其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典范。更为可喜的是,滕州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递减,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滕州,位于山东省南部,是山东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近年来,滕州紧紧围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滕州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正是对其绿色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
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递减,是滕州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大亮点。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滕州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首先,滕州加大了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引进和研发新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滕州还加强了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和技能。
其次,滕州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此外,滕州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在滕州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形成了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企业积极研发绿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农民则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绿色农业实践。
滕州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下一步,滕州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首先,滕州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农业政策体系,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绿色农业的竞争力。
其次,滕州将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通过加大投入,引进和研发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最后,滕州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滕州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递减,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成果。相信在滕州的带动下,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将迈向新的高度,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共育未来人才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增收致富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扶贫小院”庭院经济计划助力脱贫户养殖芦花鸡,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
- • 台儿庄马兰屯镇新农人学院开班,助力电商人才培养,年培训2000名新农人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提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品味“抗日大包”“支前煎饼”,传承革命精神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5亿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峄城石榴冰淇淋走红小红书,成为年轻人打卡爆款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重现“古代车马制造”盛景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对接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统文化发展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峄城石榴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精准施教温暖童心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实证“北方瓷都”辉煌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惠及10万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助力农产品增值10倍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覆盖15万亩,溢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20%
- •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社工、协管员等岗位助力青年就业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大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创新高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暖夕阳,共享幸福晚年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峄城阴平镇电商直播基地年销破15亿,快递单量领跑全省乡镇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首选活动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旧厂房变身生态科技城,孵化器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承鲁菜文化新篇章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惊艳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枣庄学院设立墨子奖学金,助力科技哲学研究生定向培养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盛大开放:体验传统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工艺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枣庄与长三角地区签订45个产业协作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枣庄再创辉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喜获中央财政补助3亿元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助力脱贫,芦花鸡养殖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获全省标杆项目称号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走上致富路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贫困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枣庄援疆实习支教团抵达疏勒,201人投身教育帮扶事业
- • 滕州零工市场全面覆盖乡镇,助力灵活就业超10万人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制定产业协同清单,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市创新举措,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 • 韩国LG新能源配套项目成功落地,年供应电池结构件80万套,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3500名贫困患者免费救治,彰显民生关怀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