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红色剧本杀”受热捧,青年沉浸学党史
近日,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推出了一款名为“红色剧本杀”的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这款结合了红色文化和剧本杀元素的互动体验,让青年们在娱乐中深刻感受党史的魅力,成为了党史学习的新亮点。
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的根据地。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纪念馆精心策划了这款“红色剧本杀”活动。活动以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为背景,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本和角色扮演,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红色剧本杀”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追捧。许多青年纷纷表示,这种新颖的党史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党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在活动现场,参与者们需要根据剧本中的线索和角色设定,通过推理、解谜等方式,逐步揭开剧情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不仅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学习方式,让青年们在游戏中学习党史,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红色剧本杀”活动不仅让青年们在游戏中学习党史,还让他们在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现场,许多参与者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馆长表示,推出“红色剧本杀”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年了解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未来,纪念馆将继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通过更多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次“红色剧本杀”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类似的活动将走进青年人的生活,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奚仲造车技艺:传承千年匠心,荣登人类非遗预备名录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升级:AI预警+网格员联动,帮扶响应缩至24小时
- • 枣庄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占比突破55%,新能源装机达400万千瓦,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大关
- • 滕州扶贫助学基金助力1.1万学子圆梦未来,累计发放4500万元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精英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年产值突破5亿元,莲藕深加工出口欧美市场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助力乡村发展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新居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
- • 蟠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筑亚洲半导体产业新格局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打造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培养高地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助力绿色发展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百年枣树保护开发,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我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赢,年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突破亿元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枣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超亿元村达30个,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枣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发力,30万亩新田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焕新颜,变身艺术空间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育模式,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传统美食魅力再焕新彩
-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荷花艺术季盛大启幕,百亩荷塘绘诗意画卷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年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滕州龙阳镇首届“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赴传统农事竞技盛宴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台儿庄湿地生态扶贫区:旅游与养殖双产业助力50个村脱贫致富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成功跻身京杭运河十大港口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并网发电: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
- • 运河支队后人捐赠战时家书,助力地方红色档案建设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薛城双语实验学校荣获剑桥国际认证,正式开启A-Level课程新篇章
- • 峄城阴平镇富硒食品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落幕,10家龙头企业入驻助力产业发展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
- • 市中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增加值增长28%,GDP比重首超40%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统魅力焕新光彩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还原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
- • 市中区咖啡小巷走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占比首超60%,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
- • “山亭人家”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助力出口市场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