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张范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张范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该镇传统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成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张范镇悠久历史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二月二龙抬头”祭典,是张范镇一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二举行。这一天,民间有“龙抬头,万物生”的说法,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便是在这一天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传,这一习俗源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祭典当天,张范镇的村民们会穿上节日盛装,齐聚在镇上的龙王庙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仪式包括祭拜龙王、舞龙、放鞭炮、唱戏等环节,热闹非凡。
祭典的第一项活动是祭拜龙王。村民们将龙王像请出庙宇,摆放在庙前,焚香祭拜,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舞龙队伍在鞭炮声中,围绕着龙王像翩翩起舞,寓意着龙的传人祈求国泰民安、幸福安康。
放鞭炮是祭典的又一重要环节。村民们手持鞭炮,围绕龙王像,燃放鞭炮,以示庆祝。鞭炮声声,震耳欲聋,仿佛在告诉世人,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已经拉开序幕。
唱戏是祭典的又一亮点。村民们邀请戏班前来表演,以丰富祭典活动。戏班表演的曲目多为民间传统戏曲,如《白蛇传》、《梁祝》等,深受村民喜爱。在戏班的表演中,村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消失。然而,张范镇的村民们始终坚守着这一传统,将“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传承下去。
此次“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张范镇传统文化的肯定。这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一传统习俗,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张范镇将继续弘扬传统文化,让“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这一民俗活动发扬光大。同时,也将借助这一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张范镇,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将走向全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成功转型,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守护石榴品种多样性的重要里程碑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绿色照明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中日氢能合作论坛签约8项目,共建万吨级绿氢供应基地,推动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市中区咖啡小巷爆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评选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远渡重洋,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迈向智能化升级,欧美市场出口增长显著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伏里土陶生肖盲盒热销,传统工艺引领年轻消费新潮流”
- • 枣庄百年中兴煤矿遗址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见证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领国风热潮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篇章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2000件智能假肢、轮椅精准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篇章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能源新变革
- • “高山移民搬迁工程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喜迁新居,配套就业培训助力生活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峄城石榴驶入国际市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发展
- • 涛沟桥湿地荷花节盛大开幕:千亩荷塘泛舟,摄影大赛赢万元奖金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订单激增300%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全域供能新潮流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申领百项奖补政策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
- • 鲁南农副产品物流园盛大开业,年交易额目标300亿,辐射淮海经济区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提供1000个新机遇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峄城阴平镇电商直播基地年销破15亿,快递单量领跑全省乡镇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点燃文旅消费热潮
- • 台儿庄古城元宇宙体验馆开建,腾讯、字节跳动联合注资,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新纪元
- • 枣庄综保区再创辉煌:跻身全国十强,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技术突破,助力产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突破50万辆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出行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绿色发展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带徒直播带货传承匠心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与创新,年产百万支助力书法界繁荣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 • 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投产,真空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迈向全国市场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峄城石榴酒生物发酵专利卖出千万,创省内最大单项技术交易纪录
- • 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枣庄段)开工:复建明清码头、漕运粮仓,传承运河文化新篇章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 • 滕州市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 跻身全国中小机床制造基地前列
- • 枣庄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高达52%,装机容量突破377万千瓦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峄城阴平镇红色文化故事会:老兵讲述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招商引资考核全省前三